园区级智慧零碳管理:技术赋能与系统实践

——园区级智慧零碳管理:技术赋能与系统实践

日期:2025-09-25
字号

双碳目标引领下,智慧零碳工业园区已成为产业绿色转型的核心载体。国家发改委明确提出,零碳园区建设需打造绿色转型高地,通过技术创新与系统管控实现减碳增效,园区级智慧零碳管理正是这一过程的核心支撑。

能源规划是零碳园区建设的根基,地源热泵与工业废热回收技术的应用成为关键突破口。河北雄安新区国家电网能源互联网产业创新中心作为典型案例,通过 1136 口深度超 130 米的地源热泵管井构建核心能源系统,冬季从地下吸热供暖,夏季将热量回灌地下,投入 1 度电可获得 5 度电的热量收益,大幅降低传统空调系统能耗。对于制造型园区,工业废热的资源化利用更具减排价值,通过余热回收热泵系统,可将生产过程中闲置的废热转化为供暖、热水能源,实现能源循环的闭环。

智慧化管控体系是零碳管理的大脑。该体系以能碳管理平台为核心,整合光伏、储能、热泵等多元设备数据,实现能源 - 物料 - 碳排放全流程监测。雄安零碳园区的智慧运营平台可管控 14.6 万个设备,实时计算各区域碳排数据,通过算法模型动态调节地源热泵运行参数与照明负荷,年减碳量超千吨。捷瑞数字在相关领域的技术探索,也为园区数字化管控提供了有益参考。

科学的建设策略需兼顾适配性与经济性。技术选型上应贴合园区特征,制造型园区优先布局废热回收热泵,仓储园区推广光伏 + 热泵多能互补模式;实施中需预留氢能、CCUS 等远期技术接口,现阶段以成熟技术快速落地见效。同时通过绿电交易、碳汇抵消等市场化手段,如雄安园区通过购买绿电抵消间接碳排放,最终实现全周期零碳目标。

零碳园区建设绝非单一技术堆砌,而是技术创新、动态规划与智慧管控的系统工程。唯有以成熟技术夯实基础,以数字平台优化效能,才能实现减碳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,为产业低碳转型提供可复制的实践范式。


意见反馈